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投稿邮箱:wenmingpingshan@126.com

夫妻携手让手工粉条传承下去

时间:2020-11-19 14:40:37      来源:小编      点击数:

" 你搅锅我漏粉,勤劳致富小康奔;承传统传技艺,手工粉条永不失 ",这是平山县古月镇一带许多干部村民对刘军兵和牛东花夫妻俩热情的称颂。
刘军兵今年 60 岁,他老伴牛东华 57 岁,居住在平山县古月镇刘家沟村。由于地处深山,世代以农为生,这里的田地呈沙性土壤,特别适合种红薯,祖辈们年复一年栽红薯,做粉条,传承着这个赖以生存、维持生活的传统产业。
近年来,当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致使当地土地闲置,昔日种红薯,做粉条的传统产业也逐渐萧条,面临消失,长期下去,人们很难吃上那种:煮起来不烂、吃起来润滑劲道、口味爽、有粘感、营养丰富的红薯手工粉条了。
面对这一现状,刘军兵想着自己是一个农民,从小跟着父辈们手工制作粉条,这个传统技术不能丢。于是,他放弃了外出打工,放弃了许多挣钱的项目,不但自己要做这个项目,还要传给子孙,让这个传统技艺发扬广大。
于是他承包了村里闲置、荒芜的土地,选择优质薯苗,广种红薯,为传承手工粉条技术创造了条件。
每年一到秋末冬初,正是刘军兵最繁忙的时候,刨红薯、选优料、打芡面、烧锅漏粉、冷浴晒条、打捆包装 …… 忙的不可开交。这时,他老伴、儿子齐上阵,到了紧要活上,还找来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帮忙。
看着那一杆杆在太阳下晾晒,院中屋里堆满的成捆粉条,人们都说他是 " 粉条之家 "。

刘军兵用传统手工技术制作的粉条有宽粉,有细粉,有圆型,有板型,从成色上看晶莹剔透,环保清洁,无论熬菜、炒菜、凉拌不易煮烂成沫,吃起来劲道、口感爽滑,有粘度没硬度,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添加剂,和机器做成的粉条就如同手擀面和机制面一样,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刘军兵夫妇的传统手工粉条很受人们的青睐。每年的秋未冬初,夫妻俩在石家庄通往山西的国道旁一摆,就会被游客一抢而空,有的在竹杆上还没有晒干,就被订走。
这些年,他的粉条吸引了北京、天津、周边县市的许多客人前来购买,有客人感叹说," 酒好不怕巷子深,货真价实的好粉条,即使在大山深处也藏不住啊!"
来源│燕赵晚报·zaker石家庄


关闭
关闭